对石家庄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 第二次会议第218号建议的答复

刘洪杰代表:
       您提出的关于“进一步加大对本地骨干建筑施工企业的扶持力度,加快推进我市建筑业快速发展”的建议收悉,现答复如下:
建筑业是我省、我市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。改革开放以来,特别是近些年,随着城镇化步伐加快,我市全力推动城市更新,石家庄城市建设高质量发展,我市建筑业取得了长足发展。
       一、我市建筑业现状
       1.截止到2021年底,我市共有建筑施工企业3200余家,其中总承包企业1044家(特级6家,一级76家),完成建筑业总产值1955.07亿元,利润总额28.48亿元,实缴税金41.28亿元。
       2.主要问题:一是规模效益不高。“航母型”领军企业少,特级总承包企业6家,均为央企和省级国有企业(全省特级23家,不及江苏、浙江省的¼);利润总额28.48亿元,产值利润率仅1.46%。由此可看出,我市龙头企业少,效益低。二是综合竞争力不强。企业扎堆房屋建筑传统建筑市场,同质、分散竞争严重。民航空管工程、机场场道工程、水利水电机电安装工程等11类资质至今空白;铁路工程施工总承包、遂道工程、公路交通工程等8类高端总包和专业承包企业不到10家,面对经济新常态,我市企业向高端和新兴市场发展的实力不足,很难进入城市轨道交通等大型基础设施建设市场。
       二、发展对策
       1.市委、市政府高度重视建筑业的发展,把建筑业作为我市的支柱产业,为推动建筑业企业高质量发展,石家庄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出台了《关于促进建筑业持续发展的实施意见》(石政办函〔2018〕148号),明确了一系列扶持措施,如推进工程建设组织方式改革、推动招标投标和工程造价改革、规范建筑市场秩序、促进建筑业企业转型发展、优化发展环境等。《意见》明确指出:优化工程招标评标办法,推进电子招投标和网上异地评标;建立统一开放市场,提高行政审批效率;培育龙头企业做大做强,支持中小企业做专做精,支持企业调整经营方向(引导骨干企业与国内大型企业组成战略联盟,共同开拓市场;开展本地企业采用联合体投标方式参与轨道交通建设试点工作等);税收扶持政策,金融扶持政策,激励、奖励政策等。出台了一些具体政策,解决建筑业的发展困难,创造适合建筑企业发展环境,为我市建筑业企业健康发展提供有力保证。
       2.省住建厅、市住建局在今年年初出台了支持建筑企业创新转型发展的目标。引导和促进建筑业工业化、数字化、智能化升级,提升核心竞争力。鼓励建筑业企业向上下游产业链延伸,壮大总体规模。支持建筑施工企业向工程总承包转型。推动建立建筑业产业联盟,引导建筑企业联合开拓市场。支持我省建筑企业对外承揽工程,实现资源共享、抱团发展、互利共赢等,扶持、支持建筑企业发展,提升本地企业的实力和竞争力。
       3.6月1日省住建厅、省财政厅等七部门出台了《关于支持建筑业高质量发展的三条政策措施》。一是发展建筑业总部经济,省内建筑业企业首次获得施工总承包特级资质,财政资金奖励2000万元。二是支持优势企业提质升级。全面推行企业资质审批告知承诺制。申请资质增项不受起步级别限制,企业及其子公司之间重组、分立后申请省级审批的资质升级、增项事项,可使用企业建造师在原企业期间主持完成的业绩。对本地新升规上建筑业企业,企业注册地县(市、区)政府可给予最高一次性10万元奖励。三是支持省外企业与省内企业组成联合体在我省承揽项目,联合体完成的项目在本省缴纳增值税超过1500万元的,项目所在地政府可给予最高一次性50万元奖励。我市接到该通知后,非常重视,各部门正在协商、研究出台我市奖励政策。
       2022年城市建设的序幕已经拉开,住建系统砥砺前行、接续奋斗的号角已经吹响,我们要坚决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、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,支持建筑企业高质量发展,动员全系统在我市实现经济总量过万亿、弯道超车的支撑之年、关键之年,做出建筑业产值贡献,为我市加快建设现代化国际化美丽省会城市,尽早实现经济总量过万亿的发展目标提供强力支撑,以住建系统高质量发展的优异成绩,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。
 
 
 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石家庄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2022年6月10日